近日,西安市以年薪最低20萬起的標準,首次招聘聘任制公務員。除了西安,目前還有吉林、廣東、四川、河南、山西等20多省市已試水“公務員聘任制”。(7月31日《中國經濟周刊》)
每當某地招聘“聘任制公務員”的消息一出來,除了薪資問題,還會引發不少民眾吐槽的,大多是“蘿卜招聘”所引發的焦慮。
公務員職位一個蘿卜一個坑,“蘿卜招聘”是網友對“量身定制”招聘干部的一種形象比喻。“蘿卜招聘”,主要是指為有關系的候選人量身定制的招聘條件或者職位,來達到讓關系戶成功應聘的目的。
近年來,在一些地方的公務員招錄中,不時曝出“蘿卜招聘”問題。聘任制公務員職位由于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招聘中也需防止發生“蘿卜招聘”問題。
聘任制公務員存在“蘿卜招聘”的風險。一方面,聘任制公務員職位高、低“門檻”并存。機關聘任公務員,主要面向專業性較強的職位,確有特殊需要的,也可以面向輔助性職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是指具有低替代性,要求具備經過專門學習才能掌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職位。輔助性職位,是指具有較強事務性,在機關工作中處于輔助地位的職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門檻”高,而輔助性的職位“門檻”較低,高、低“門檻”并低的情況,為招聘條件中設置排他性條款,為關系戶“量身定制”招聘條件,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聘任制公務員具有轉為委任制公務員的可能。《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規定(試行)》明確,專業性較強職位上的聘任制公務員,符合條件的可以轉為委任制公務員。實行公務員聘任制度,聘任制公務員與委任制公務員之間的“通道”沒有完全堵死,聘任制公務員具有轉為委任制公務員的可能機會。聘任制公務員一旦完成轉身,就由合同制變成“終身制”,由“泥飯碗”變成“金飯碗”。有的關系戶在成為委任制公務員難度大的情況下,可能想通過工作人員的暗箱操作、“蘿卜招聘”,先成為聘任制公務員。
推行聘任制公務員,本是拓寬公務員來源渠道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聘任制公務員若發生“蘿卜招聘”,必然使公務員聘任制的意義和作用大打折扣,并損害到就業公平和社會正義。從“蘿卜招聘”的特點來看,背后一般都隱匿著權錢交易、權力尋租等問題,因此聘任制公務員“蘿卜招聘”的本質屬于一種腐敗樣式。
防止發生聘任制公務員中的“蘿卜招聘”,需做好各種防范工作。一要實行“陽光”招聘。“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要將聘任制公務員相關崗位要求、用人標準、薪資待遇、候選名單等全部公之于眾,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二要健全招聘機制。在競爭選拔的過程中,建立經得起考驗的科學工作機制和模式,杜絕招聘過程中出現非公正公平的因素。三要發動社會監督。鼓勵民眾積極舉報問題線索,以防范弄虛作假、利益交易等行為。四要改革招聘方式。有專家提出,研究國家對地方機關事業單位所需增加人員一律由中央政府統一考錄的可行性,這樣可從根子上避免地方頻繁出現 “蘿卜招聘”的問題。
來源:荊楚網
作者:向秋